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38 lines (28 loc) · 3.72 KB

cT-flow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38 lines (28 loc) · 3.72 KB

cT-flow

第5章:享受创造力的心流

  1. 作者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
  2. 想知道「心流」是什么,阅读之前以为「心流」是指: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,用内心去感受这件事的过程。阅读之后,心流是:(见卡片)
  3. 为什么需要知道「心流」?--因为我的个人性格,不论是选择交友,还是工作或读书,都非常注重过程的体验,而不在于这件事的结果是否能让我更加成功或是更优秀,而在于它的过程本身非常美好,我才能全身心投入。心流正是如此,因此我需要了解心流是什么,未来我在做事情会投入更多的心流。

心流

  • 概念:全身心投入事物本事的一种美好体验,它是内在动机的最佳状态,我们完全沉浸在正在做的事情中。
  • 描述心流与创造心流的九个要素:p107-108
    • 每一步有明确的目标:某些情况下的创造性来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定的目标
    • 行动马上得到反馈: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某种程度上能够自己给自己反馈,不必等别人的反馈。为了做到自我反馈,必须内化一些概念,包括领域的和学界的好坏标准。
    • 存在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:例子如下;
    • 行动与意识相融合
    • 不会受到干扰,避免分心:分心会干扰心流,任务的要求越高,沉浸其中的时间越长,越容易分心。忘我的投入,没有分心与干扰时,心流的其他条件就会出现。
    • 不担心失败,工作本身就是目的,重要的是追求的过程,而不是成就。「成功」的概念模凌两可,应该从外部来看还是从自己的感受来看呢?
    • 自我意识消失
    • 遗忘时间
    • 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
  • 例子:在我阅读的时候,喜欢不被打扰,也不看任何电子设备,进入与作者的文字对话中,不停的思考,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,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这个问题的,假想将自己代入作者的时代,然后尝试与作者对话-自问自答(从书中和搜索资料来找答案),这种体验非常幸福,也是我追求的心流体验。与朋友交流也是如此,不仅仅是讨论了一个话题,而是在话题结束后我依然能够继续思考,所以我非常喜欢与某些朋友深度交流(异地的朋友甚至会视频聊天),因为这些对话总能让我不断往下探索~
  • 我在工作中的心流状态是什么时候呢?
    • 一般是目标性极强的时候,比如我下午必须写出某个策划文档,或者做出一个重要的决策,这个时候我就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,此时我必须在过程中沉浸下来,带着耳机,进入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状态。
    • 我不太喜欢番茄钟,某些碎片化的事情是可以用它来快速解决的,但是某些过程最好不被打断,然而产品经理的工作总会被各种会议、各种FB打断的,白天只能解决碎片的事情了。那些需要投入心流的工作,也只能半夜来做了。所以我的作息很不好,都是半夜干活。。
  • 出处:维基百科

心流需要挑战与技能的平衡--拓展联系《创造性:人类创新的科学》19章节 - 表演中的心流

  • 许多演员认为他们在公开表演期间比在排练的时候发挥的更好,体验一点压力能提升表演的质量,这个现象可以用「心流」理论来解释:当任务的挑战性与自身技能完美平衡或契合时,我们就会进入一种「心流」状态。因为排练的挑战性不够--挑战与技能不平衡,所以无法进入心流。

  • 待补充,+《创造性:人类创新的科学》第4章

  • 161218